纺织之光:智能纤维引领未来穿戴体验

202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于近日揭晓,由东华大学王宏志教授主持的“机电转换纤维及其织物的能量与湿热管理功能调控”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一创新性的研究不仅在智能纤维领域实现双重突破,更为未来智能穿戴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纤维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层皮肤”,传统面料往往难以灵活应对温度变化,而这一新技术则能够使纤维在感知环境、调节温度与湿度方面表现出色。王宏志教授表示,此项技术实现了“感知-供能-调控”的全链条突破,使得机电转换纤维成为一个智能的“贴身助手”,在保护穿戴者舒适感受的同时,增强了服装的功能性。

项目历时五年,成功建立了从纤维到织物的跨尺度构效关系,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如《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标志着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的突破往往源于偶然的发现。王教授团队在2020年进行摩擦纳米发电织物电信号测试时,意外发现了一种异常信号,经过深入探究,这一现象揭示了一种新物理机制,开辟了无线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的新路径。这一发现为智能服装的自供能提供了新的思路,极大推动了多功能纺织品的开发。

团队在科研过程中不断寻求创新,从能量管理到湿热调控,均进行了详实的实验。例如基于静电效应的纤维发电技术成为智能服装自供能的重要一环。项目还优化了纤维的微观结构,提升了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确保了穿着者的舒适性与实用性。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这一研究的成功转化也成为了其重要阶段。王教授的团队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规模化的机电转换纤维生产线,实现了技术的市场化。此外,结合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的资源,团队开发出一系列高科技旗袍,将智能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体现了当代纺织技术的创新与文化传承。

在全球智能穿戴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电转换纤维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无论是在运动服装还是医疗防护服领域,团队通过改进织物湿热管理性能,开发出兼具功能性与舒适性的新产品,推动了传统纺织行业向智能化、功能化迈进。

展望未来,王宏志教授意在进一步提升智能纺织材料的性能,深化与产业链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同时,团队还将致力于绿色发展,开发低能耗的制造工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王教授总结道:“科技创新必须与实际需求结合,才能真正为社会带来福祉。”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团队努力的认可,也标志着中国智能纺织技术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前景一片光明。

来源:搜狐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并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4日 16:24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16: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