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焕发生机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平衡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纺织业的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多年转型升级累积形成的韧性凸显,整体发展稳中有进。不过,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加剧,加之国内消费需求不够旺盛,纺织业也遭遇了不少传统产业面临的共性挑战。

我国纺织业产能大,但由于链条长、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均衡,纺织企业生产设备尚未实现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今年二季度对重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调查显示,约51%的受访企业反馈更为聚焦原有产能改造升级。同时,纺织工业也具有环境敏感性,相关部门围绕推动纺织工业绿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部分纺织企业仍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现象。纺织业要巩固传统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转型升级中挖潜能,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

在高技术纤维创新引领下,纤维“万物可织”的趋势更加明显,智能纺织品、高性能纺织品在航空航天、大健康、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纺织业要加大在前沿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的研发力度,实现原始创新技术积累、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加快形成网络协同、大规模定制、小单快反等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生产方式,通过机器人技术、AI技术应用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节水、低碳、再生循环技术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减碳降碳,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从消费端来看,目前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25公斤左右,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当下,人们除了追求舒适度、耐用度,对纺织品的工艺、设计等也有了新期待。对纺织行业来说,未来消费将更加集中在满足升级型和个性化需求上。纺织业要从需求中寻找创新点,根据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的变化,加强新材料、新技术在终端产品的应用,完善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创新研发体系,满足消费者不同类型的升级型需求并提供相应产品。同时,将材料、工艺、设计创新有效融合为时尚表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研究和转化,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商业开发,加强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品的活态传承与市场应用,通过现代技术和设计运用,将国风国潮融入传统织绣纹样,提升文化承载力。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时尚产业融合,广泛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加大智能穿戴、绿色健康、复合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力度。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2011年以来,我国历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全球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一,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供应链调整加快,纺织行业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加之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凭借要素成本优势拓展市场,导致出口需求减弱。2023年,我国在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口额中所占比重较2010年前后的峰值分别下降了17.2个、12.8个和26.3个百分点。巩固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持续优化出口结构。依托产业链研发及制造优势全面提升中高端纺织制成品品质和附加值,同时稳步扩大纤维新材料、纺织装备出口规模,培育外贸新增长点,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中高端市场份额,依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政策机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份额。二是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跨境电商健康有序发展,搭建海外销售网络平台体系,提升渠道控制力,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重点培育具有跨国资源整合和国际化布局能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引导其通过绿地投资、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在海外布局原料基地、加工基地、研发设计中心等,提升对国内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以及在国际供应链中的资源控制力、市场影响力。三是持续高水平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充分利用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环境稳定、投资环境优化、便利化措施增多等有利条件,在纺织领域开展双边、多边产业投资合作,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纺织产业示范项目。

来源:经济日报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并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7日 18:07
下一篇 2024年12月27日 18: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